【重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基础知识

  1、理论基础知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不仅要求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农学、林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要根据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各个研究方向,通过有选择性地学习数理统计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数量分析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具备定量分析和实际经济问题的处理能力。

  2、研究方法。能掌握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具备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3、科学研究素养。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证性或对策性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专业知识

  1、掌握本学科相应研究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必须完成与本领域专业知识相关所有核心课程,所修课程必须考核合格。

  表1学科硕士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课程名课程英文名课程性质
1管理学专题研究Seminar in management专业课
2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Theory and policy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专业课
3现代林业经济学(双语)Modern forestry economics专业课
4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Ecologic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专业课
5现代农业企业管理Moder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management专业课
6农业投资与项目管理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专业课
7农业市场研究Agriculture market research专业课
8农业资源管理Agriculture resource management研究方向课
9外国农业经济Foreign agriculture economics研究方向课
10农村金融专题Rural finance研究方向课

  2、随着农林管理学科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学科与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获取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容易形成交叉的学科知识。

  (三)工具性知识(包括实验知识)

  (1)外语知识

  本领域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具有较熟练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能适应本学科研究中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

  (2)计算机知识

  本领域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至少掌握一种经济计量分析软件或统计软件,同时还要求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献检索工具浏览与查询本学科的文献和资料。

  (3)调研知识

  本领域的硕士获得者要求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通过访谈、数据收集和处理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以适应本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和研究成果为“三农”发展服务的需求。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1.具有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严谨务实、开拓进取,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资料,熟悉和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了解学科最新前沿发展动态。

  2.热爱本学科领域,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富有合作精神,认真学习和掌握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学术道德的具体内容和各项要求。

  3.善于发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相关问题,能运用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对问题进行鉴别和分析,并能够对某一实际问题提出研究和解决方案;

  4.积极进行科学研究,能够以书面和口头等多种方式对科研成果进行汇报,汇报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有一定理论深度。

  (二)学术道德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国家和社会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名利观,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

  2.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研究伦理,崇尚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坚决抵制任何有意捏造数据、歪曲数据、误导性等学术不规范行为。不得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反对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论文中发表的、学术会议上报告的结果、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报告等都应该是所做研究工作的诚实反映,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3.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不得发生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剽窃、抄袭他人成果,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之中署名等,反对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得知识的能力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者不仅要掌握当前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学会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本学科领域工作和深造所需要理论和实际知识,具有掌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熟悉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文献,了解所在专业及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能够获取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研究方法,具有不断提高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

  (二)科学研究能力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它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具体而言,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问题的意识与动力,它最终决定科研工作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创新性;(2)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的能力。在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学科研究工具和方法,开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研究,从而提高学术研究的科学性;(3)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获本学科硕士学位者应具备科学评价前人研究结果和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的能力。勇于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创造性思维,能够运用现有的理论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三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质和创新意识。

  (三)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研究生诸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锻炼和检验研究生学习和研究能力最好的机会。一是要有较强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学术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能解决“三农”发展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二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能力;三是领导和管理能力。能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三农”领域的地调查、政策调研、政策分析等,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胜任本领域较高层次经济分析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

  (四)学术交流能力

  研究生学术交流主要是指研究生参加的涉及有关学科前沿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集会、讨论、报告、比赛等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够参加较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或相关经济领域的研讨会。能够在众多学术交流平台上,熟练地运用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发表学术演讲,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

  (五)其他能力

  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除了上述各种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一些其他能力。一是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指自信心及承受失败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方能将压力成功转化为动力。要拥有平和的心理状态,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及自然的关系。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过程控制

  1.选题与开题

  (1)选题

  二学期末结束之前,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兴趣和研究基础,在导师指导下确立自己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应尽量跟随导师的研究方向或学术兴趣。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经济学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或政策指导意义,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应用性和较强的现实背景,应避免过大或过于宏观。要多征求其他导师和同学的意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论文的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践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可从以下方面选取:应用经济理论的探索、推广与应用;应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基础性研究、政策性研究;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

  (2)开题

  学位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写作论文的必经过程,写作学位论文之前都必须参加开题报告会。开学时间一般为第三学期末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不得少于5000字,内容包括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结构、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可能遇到困难及解决办法、参考文献等;论文主体结构中的各章节应列出三级标题;文献综述应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完成以后,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方可进入开题程序。开题前一周,学生将指导教师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书交研究生教学秘书。

  开题采用开题报告审查会的形式,评审组成员由院内导师组成。由申请人向评审组作开题报告,评审组予以评审,分别作出通过、不通过的结论。参加审查会的导师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同意通过的票数须达到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否则视为不通过。不通过者,应在第四学期开学初由学院另行组织评审,否则不得进入下一程序。如第二次开题仍未获通过,则推迟到第五学期开学初继续开题,同时延长该生学制半年。

  开题通过者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凡开题未通过者或中途变更选题者须重新进行开题。

  2.初稿与定稿

  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得低于学校规定标准(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得少于4万字,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不低于3万字)。论文体例必须严格按照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硕士学位论文初稿准备与撰写时间原则上为一年,即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论文初稿完成以后,须经导师认真批阅,导师出具书面修改意见,学生根据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稿再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最后定稿。

  硕士学位论文体例严格按学校研究生院所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3.预答辩与正式答辩

  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的组成人员可以由校内外3-5位同行专家组成,其程序与正式答辩相同,主要目的是诊断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修改与完善。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组成人员中,选自校内本导师组的专家不能少于三分之一。

  (1)预答辩

  第六学期初进行预答辩。硕士学位论文定稿(可简装)应一式7份,提前一周交所在学院研究生秘书转交预答辩委员会成员。预答辩通过者,必须根据预答辩中指出的问题进行修改,方能进入正式答辩程序;凡预答辩未能通过者,不得进入正式答辩程序,视论文修改情况延迟半年或一年答辩。

  (2)论文答辩

  研究生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修满学分,通过论文开题等一系列环节,符合学校规定者,可以申请论文正式答辩。

  论文正式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的5月中下旬进行,延期答辩者一般在秋季进行。答辩程序和规定按学院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学生应提交简装论文6份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未通过答辩者,不能授予硕士学位,须作延期半年处理。

  答辩通过后,应按照答辩委员们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并经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审查合格后正式打印存档,并按规定时间交院研究生教学秘书。

  下半年答辩的学生,以上程序相同,时间类推。

  4.双盲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按学校规定参加双盲评审。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专家,由研究生院学位办根据学校规定要求,依据相关学科专业及研究领域,随机抽取并联系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由该单位学位办根据我校的基本要求确定并送交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双盲评审。参加双盲评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结果为合格之后,方可安排该硕士生参加答辩。

  5.论文检测

  硕士学位论文的电子版必须由校内管理部门通过指定的论文检测系统进行论文不端行为系统检测,检测结果的使用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6.答辩时限

  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答辩者,以及论文答辩未能通过者,可以申请以后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第五学年,超过时限以后不再受理答辩。

  (二)规范性要求

    一篇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与扉页(论文题目和作者),封面用中文,扉页用外文;版权页(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Abstract和Key words;目录(必要时,可加图目录或表目录);符号说明(必要时使用);正文;参考文献;在读期间科研成果;附录(必要时使用);致谢(可选)。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可通过副标题进行补充、延伸或限定。题目中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外文题目应一致,即外文题目内容与中文题目在翻译的实质性内容上对应。

  2.摘要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重点是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摘要中不要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硕士学位论文摘要10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在摘要内容后另起一行标明,一般3~6个,之间用“;”分开。

  3.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学位论文必须有相当的信息量,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得低于学校规定标准(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不低于4万字,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不低于3万字)。学位论文从导论(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研究总结结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导论(或绪论),各具体章节,结论,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1)导论(或绪论)。本部分应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专业学位论文可以侧重于说明其实用价值与意义。导论独立存在,在目录与正文中均不作为论文的第一章。

  (2)各具体章节。标注从第一章起,本部分是论文作者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理论论证和实证说明,是论文的核心。各章节应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述。

  (3)结论

  本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总结,着重阐述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应明确、精练、完整、准确。

  (三)质量要求

  (1)选题有明确的经济应用背景,学位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的文字或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必须保证充裕的时间,一般至少不低于一年。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经济学方法、专业知识和实证分析等对所解决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一定的见解或观点。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6)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合格。

上一篇:【重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下一篇:【重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在职研究生

常见问题

更多
全国在职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

400-188-0979

快捷报名

更多
错误提示在这
错误提示在这
错误提示在这
提交信息
提交成功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