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的
《刑法学总论》作为刑法学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犯罪排除事由、犯罪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和刑罚论这几个重要而基础的问题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情况。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刑法基础知识
1.掌握
刑法的概念、刑法的任务和机能、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分类
2.理解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及“但书”的意义、基本犯和加重犯、自然犯和法定犯
3.运用
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常见解释方法的运用、扩大解释和类推适用的区分、刑法的溯及力
专题二、犯罪构成
1.掌握
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分类、犯罪论体系、犯罪客体的分类、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自然人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主体、犯罪故意、犯罪过失、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2.理解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关系、不作为、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犯意转化和另起犯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无罪过事件、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事实认识错误
3.运用
作为义务来源、因果关系的判断、故意的认定、过失的认定、认识错误的处理
专题三、犯罪排除事由
1.掌握
犯罪排除事由的概念及分类、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成立条件、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紧急避免的概念及成立条件、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其他犯罪排除事由
2.理解
正当防卫的本质、特殊正当防卫、偶然防卫、假想防卫、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异同、被害人承诺
3.运用
正当防卫的认定、紧急避险的认定
专题四、犯罪未完成形态
1.掌握
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概念、犯罪既遂形态、犯罪预备形态、预备犯的处罚原则、犯罪未遂形态、未遂犯的处罚原则、犯罪中止形态、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2.理解
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区别、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的区别、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的区别、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3.运用
犯罪预备的认定、犯罪未遂的认定、犯罪中止的认定
专题五、共同犯罪
1.掌握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形式、主犯及其刑事责任、从犯及其刑事责任、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
2.理解
共同犯罪理论、正犯和共犯、共同犯罪和身份、共同犯罪和犯罪形态
3.运用
共同犯罪的法律规定、共同犯罪的认定
专题六、罪数形态
1.掌握
罪数的概念、罪数的判断标准、实质的一罪的概念及种类、法定的一罪的概念及种类、处断的一罪的概念及种类、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及特征、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及特征
2.理解
区分罪数的意义、罪数的区分标准与区分方法、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
3.运用
实质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的具体认定
专题七、刑罚论
1.掌握
刑罚的概念、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种类和体系、主刑、附加刑、职业禁止、量刑的概念和特征、量刑的原则、量刑情节、累犯、自首、坦白、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假释、追诉时效
2.理解
主刑和附加刑的具体内容、量刑情节的适用、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假释考验期限与假释的撤销、刑罚消灭的事由
3.运用
主刑、附加刑的具体适用及刑期计算、累犯的认定、自首的认定、数罪并罚的具体运用、减刑后的刑期计算方法、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